【《观潮》的原文及翻译】《观潮》是南宋文学家周密所写的一篇描写钱塘江潮水壮观景象的散文,文章语言生动、画面感强,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人们的敬畏之情。以下是对《观潮》原文的整理及其翻译,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原文
> 浙江之潮,世谓之“天堑”。其来也,势若雷霆,声如鼓角,昼夜不息。每岁八月十八日,潮至则人争观之,虽百里之外亦往观焉。
> 潮之始也,远望如银线,渐近则如白练,既至则如万马奔腾,声震天地。舟船避之,人皆惊走,不敢当其锋。
> 城中士女,倾城而出,争先恐后,或登高而望,或临水而立,莫不惊叹称奇。潮至之时,人如山,声如雷,气势磅礴,不可言状。
> 然后潮退,水落石出,江面复归平静,人亦散去,唯余余波未尽,犹有回响。
二、翻译
> 钱塘江的潮水,世人称之为“天堑”。它的到来,气势如同雷霆,声音像战鼓和号角,日夜不停。每年八月十八日,潮水到来时,人们争相观看,即使百里之外的人也会前往观赏。
> 潮水刚开始的时候,远远望去像一条银线,渐渐靠近时就像一条白色的绸带,等到它真正到来时,就像成千上万匹骏马奔腾而来,声音震动天地。船只都避开它,人们也都惊慌逃跑,不敢迎着它前行。
> 城中的男女老少,全都倾城而出,争先恐后地去看,有的登上高处眺望,有的站在水边观看,无不惊叹不已,感到神奇。
> 等到潮水过去之后,江水退去,露出水面,江面恢复了平静,人们也纷纷离开,只剩下余下的波浪还在回荡。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文章名称 | 《观潮》 |
作者 | 周密(南宋) |
文体 | 散文 |
主题 | 描写钱塘江潮水的壮观景象 |
潮水时间 | 每年八月十八日 |
潮水特点 | 势若雷霆、声如鼓角、昼夜不息 |
观潮人群 | 城中士女,百里外之人 |
潮水变化 | 由远及近,从银线到万马奔腾 |
观潮感受 | 惊叹、震撼、敬畏 |
潮水过后 | 江面复归平静,余波未尽 |
通过这篇《观潮》,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敬畏。文章不仅描绘了潮水的壮观,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