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以及所得税费用有什么区别】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是三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虽然它们都与企业应缴纳的税款有关,但三者在会计处理和经济含义上存在明显差异。以下是对这三个概念的总结与对比。
一、概念总结
1.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内根据税法规定,应就其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所计算出的税款。它反映的是企业当前实际应缴纳的税款金额,通常基于会计利润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2. 递延所得税:是指由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导致未来期间应缴或可退回的税款。递延所得税分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反映的是未来税务影响。
3. 所得税费用:是企业为当期经营活动所确认的总税负,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它是利润表中的一个项目,反映了企业整体的税务负担。
二、三者关系图解
项目 | 定义 | 计算方式 | 会计性质 | 是否实际缴纳 | 是否影响利润表 |
当期所得税 | 根据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税款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当期应缴税款 | 是 | 是 |
递延所得税 | 因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异产生的未来税务影响 | 暂时性差异 × 税率 | 未来税务影响 | 否 | 是 |
所得税费用 | 企业当期应确认的总税负,包含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 当期所得税 + 递延所得税 | 利润表项目 | 部分(递延) | 是 |
三、举例说明
假设某公司2024年会计利润为100万元,其中:
- 有50万元为免税收入;
- 有20万元为未实现的亏损;
- 税率为25%。
则:
- 应纳税所得额 = 100 - 50 = 50万元
- 当期所得税 = 50 × 25% = 12.5万元
- 递延所得税 = 20 × 25% = 5万元(假设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 所得税费用 = 12.5 + 5 = 17.5万元
四、总结
当期所得税是企业当前应缴的税款,递延所得税是未来可能发生的税务影响,而所得税费用则是两者之和,是企业利润表中反映的实际税负。理解这三者的区别有助于更准确地分析企业的税务状况和财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