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棺论定是什么意思】“盖棺论定”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评价一个人的一生或某件事情的最终结果。它字面意思是“在棺材盖上之后才能做出结论”,引申为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最终评价必须在其生命结束或事件结束后才能确定。
一、
“盖棺论定”源自古代对死者的评价方式,表示只有在一个人去世后,才能对其一生的行为和品德作出全面、公正的判断。这一成语强调了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也提醒人们不要过早下结论,尤其是在评价他人时应保持客观与理性。
在现代语境中,“盖棺论定”也被用来形容对某些复杂事件的最终评判需要时间来验证,不能仅凭表面现象或一时表现就断定其性质或价值。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盖棺论定 |
拼音 | gài guān lùn dìng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之贤不肖,譬如容貌,不可掩也;善恶之行,亦不可隐也。故曰:‘盖棺而论定’。” |
含义 | 在一个人死后或事情结束后,才能对其一生或全过程做出全面、公正的评价。 |
用法 | 多用于评价人物、历史事件或复杂问题,强调不能过早下结论。 |
近义词 | 事后再评、功过分明、历史评价 |
反义词 | 未定之论、草率结论、先入为主 |
适用场景 | 历史研究、人物评价、政策评估、文学评论等 |
现代意义 | 提醒人们要客观、理性地看待事物,避免主观臆断 |
三、结语
“盖棺论定”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也是对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思考方式。它倡导一种审慎的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复杂情况时,保持耐心和理智,等待事实的水落石出,再做出合理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