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黍之交是什么意思】“鸡黍之交”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信守承诺的交往。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范式传》,讲述的是两位朋友因诚信相待而建立的深厚友谊。
一、成语解释
鸡黍之交:指朋友之间以诚相待、重诺守信的深厚友情。其中,“鸡”和“黍”是古代常见的食物,象征着朴实无华的待客之道。成语强调的是朋友之间的信任与情义,而非物质上的奢华。
二、出处与典故
出处:《后汉书·范式传》
故事
范式(字巨卿)与张劭(字元伯)是好朋友。两人分别时约定两年后在某地相聚。两年后,张劭按照约定等待范式,但范式迟迟未到。张劭以为他失信,打算离开。这时,范式突然赶到,原来他因路途遥远,提前一天就赶到了,并且带着鸡和黍来款待张劭。张劭感动不已,感叹:“士为知己者死,今见其人,不虚此约。”从此二人结为生死之交。
三、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鸡黍之交 |
拼音 | jī shǔ zhī jiāo |
出处 | 《后汉书·范式传》 |
含义 | 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信守承诺 |
延伸意义 | 强调诚信、重诺、真诚的友谊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赞美朋友间的真挚情谊 |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鸡黍之交”虽然不再常见,但它所代表的精神仍然值得推崇。它提醒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和信守承诺比任何物质都重要。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真正的友情都应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五、总结
“鸡黍之交”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不是因为利益而结合,而是因为彼此的信任与尊重。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一份“鸡黍之交”的情谊,或许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