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原文及翻译】《兵车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叙事诗,通过描写一位征人离家出征的情景,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杜甫“诗史”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一、
《兵车行》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视角,讲述了战乱给家庭带来的痛苦。诗中描绘了送别场景,有老人、妇女、孩子等不同人物,表现出战争对社会各个阶层的冲击。杜甫借古讽今,揭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危害,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民生的关注。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 车轮滚滚,马鸣萧萧,出征的人们各自把弓箭挂在腰间。 |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 父母妻儿纷纷来送别,尘土飞扬,看不见咸阳桥。 |
牛顿顿,人饱饭,但见哭声断人肠。 | 牛拉得慢,人们吃饱了饭,却只听见撕心裂肺的哭声。 |
少陵野老吞声哭,侧足西望路茫茫。 | 我这个住在少陵的老人忍住泪水哭泣,侧身西望,道路茫茫。 |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 你没听说过汉朝的山东地区有两百个州,如今千村万落都长满了荆棘和枸杞。 |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 即使有千年不变的铁门槛,最后也只有一个土馒头(坟墓)。 |
水深火热之中,谁为国家忧? | 在水深火热之中,谁还在为国家担忧?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达官贵人的酒肉发臭,路上却有饿死的骨头。 |
三、作品特点
1. 现实主义风格:杜甫以真实事件为基础,反映社会现实。
2. 情感真挚: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表达对战争的痛恨。
3. 语言朴素:没有华丽辞藻,而是用通俗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思想。
4. 讽刺意味:通过对比富人与贫民的生活,揭露社会不公。
四、结语
《兵车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它让我们看到战争的残酷,也提醒我们珍惜和平。杜甫以笔为剑,直指时弊,展现了他作为“诗圣”的担当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