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促是什么意思敦促含义介绍】“敦促”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语,常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中,表示劝告、催促某人尽快采取行动。它带有一定的严肃性和紧迫性,通常用于强调事情的重要性或时间的紧迫性。
一、
“敦促”一词来源于“敦”与“促”的组合。“敦”有诚恳、诚挚之意,“促”则有催促、推动之意。因此,“敦促”整体上是指以诚恳的态度,催促对方尽快做出反应或行动。
在实际使用中,“敦促”多用于政府、企业、组织等正式场合,表达对某事的重视和期望。例如:“政府敦促相关企业加快环保措施的落实。”
该词具有较强的语气,带有一定的权威性,但又不失礼貌。与“催促”相比,“敦促”更显正式和庄重。
二、表格形式展示“敦促”的含义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词义 | 诚恳地催促,促使某人尽快采取行动。 |
来源 | “敦”(诚恳) + “促”(催促),组合而成。 |
语气 | 正式、庄重、严肃,带有劝告性质。 |
适用场景 | 政府文件、公文、正式信函、新闻报道等。 |
常见搭配 | 敦促执行、敦促落实、敦促整改、敦促答复等。 |
近义词 | 催促、督促、呼吁、劝告 |
反义词 | 拖延、迟缓、不作为 |
使用示例 | 中国政府敦促有关国家立即停止一切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
三、结语
“敦促”作为一个常用词汇,在正式沟通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表达了对行动的迫切需求,也体现了说话者的诚意和责任感。理解并正确使用“敦促”,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专业性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