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山河空念远的原文及翻译】一、
“满目山河空念远”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该句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壮丽山河时,因思念远方之人而产生的孤独与惆怅之情。
本篇文章将从原文出处、词句含义、情感表达、翻译解析等方面进行梳理,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词句的意境与内涵。
二、原文及翻译
原文: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满目山河空念远,向晚独凭栏。
> 烛泪半消残梦断,衣上余香,依旧檀郎语。
翻译:
> 栏杆边的菊花笼罩在愁云中,兰花也因露水而哭泣,罗帐中透出一丝微寒,燕子成双成对地飞走了。
> 明月不懂离别的痛苦,斜斜的月光从夜里照进红窗。
> 眼前虽有山河万里,却只能空自思念远方的人,傍晚独自倚着栏杆。
> 蜡烛的泪滴渐渐干了,梦也断了,衣上还留着淡淡的香气,仿佛还能听见那人的言语。
三、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词名 |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作者 | 晏殊(北宋著名词人) |
出处 | 《珠玉词》 |
词句 | “满目山河空念远,向晚独凭栏。” |
词意 | 表达了作者在广阔山河面前,因思念远方之人而感到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
情感基调 | 悲凉、孤寂、思念 |
翻译重点 | “满目山河”指眼前的自然景象;“空念远”表示徒然地思念远方之人;“独凭栏”表现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兰泣露”)、借景抒情 |
四、结语
“满目山河空念远”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它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远的思念之情,体现了宋词婉约派的典型风格。通过对这首词的理解,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古代文人对亲情、爱情的细腻感受。
如需进一步了解晏殊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