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之貉的意思】“一丘之貉”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同一类人或同类事物,通常带有贬义。这个成语出自《汉书·杨恽传》,原意是说一个山丘里的狐狸,虽然种类不同,但本质相似,后来引申为彼此相像、没有区别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一丘之貉 | 比喻同一类人或事物,多用于贬义,表示彼此相像、没有差别 |
二、出处与演变
出处 | 内容 |
《汉书·杨恽传》 | “今子知其一,未知其二;今有千金之玉,而无一钱之资,虽欲自投于江,亦不可得也。一丘之貉,安能比肩?” |
演变说明:
最初用以比喻身份悬殊的人无法相提并论,后逐渐演变为指同类人之间的相似性,常用于批评某些人行为或品质相近,缺乏独立性。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 |
批评某群体 | “他们这些人,简直是一丘之貉。” |
描述相似事物 | “这两个方案,可以说是一丘之貉。” |
表达不满 | “你们几个一起做坏事,真是一丘之貉。”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一模一样、如出一辙、同流合污 |
反义词 | 天壤之别、截然不同、迥然不同 |
五、总结
“一丘之貉”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在行为、思想或品质上非常相似的人或事物,尤其在负面语境中更为常见。理解它的含义和使用方式,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