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号航母排水量】“基辅号航母排水量”是许多军事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作为苏联时期建造的一艘重型航空母舰,基辅号(Kiev)在冷战期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排水量数据不仅反映了该舰的规模,也体现了苏联海军在当时的技术实力和战术思想。
为了更清晰地呈现基辅号的排水量信息,以下内容将结合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关键数据。
一、基辅号航母排水量总结
基辅号航母是苏联第一代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航空母舰,属于“基辅级”航空母舰的首舰。该舰的设计理念与西方传统的大型航空母舰有所不同,更强调多用途作战能力,包括反潜、防空以及对海攻击等任务。
从排水量来看,基辅号属于中型航母范畴,但其配置和功能使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备较强的作战能力。以下是关于其排水量的具体数据:
二、基辅号航母排水量表
项目 | 数据 |
舰名 | 基辅号(Kiev) |
航母级别 | 基辅级航空母舰 |
建造时间 | 1970年下水,1975年服役 |
标准排水量 | 约4.3万吨 |
满载排水量 | 约5.2万吨 |
舰体长度 | 约258米 |
舰宽 | 约30米 |
吃水深度 | 约8.6米 |
动力系统 | 4台蒸汽轮机,功率约10万马力 |
最高航速 | 约32节 |
飞行甲板 | 180米长,可容纳垂直起降战斗机 |
主要舰载机 | 米格-23UTB、卡-25直升机、雅克-28P反潜机等 |
三、总结
基辅号航母虽然在排水量上不如美国的“尼米兹级”或“企业级”航母,但在苏联海军的发展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其设计融合了多种作战功能,体现了苏联在冷战时期对海上力量的多样化需求。通过了解其排水量及相关技术参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艘传奇舰艇的历史价值和战术定位。
如需进一步了解基辅号的历史背景、作战任务或退役情况,可参考相关军事档案及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