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饱含深情与喜悦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即将平息之际,诗人听闻叛军被击败、国家重归安定时,内心激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充满希望和感慨的诗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突然得到捷报时的反应。在遥远的蜀地,他忽然听到了北方战事胜利的消息,不禁喜极而泣,泪水浸湿了衣衫。这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注的表现。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里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孩子。当战争结束,家人的忧虑也随之消散,诗人欣喜若狂,甚至随意卷起诗书,表现出一种难以抑制的欢愉之情。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想象着未来的和平生活,决定趁着明媚的春光,尽情地唱歌饮酒,准备返回故乡。这种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具体描写了诗人计划返乡的路线,从巴峡穿过巫峡,再经过襄阳直抵洛阳。短短几个字,却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行旅图,展现了诗人急切归乡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对和平的渴望。杜甫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