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资讯 > 甄选问答 >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急!求解答,求不敷衍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1 04:44:08

2、原文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两句诗描绘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五岭和乌蒙山的情景,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

从修辞角度来看,这两句诗主要运用了比喻和夸张两种修辞手法。

首先,“五岭逶迤腾细浪”中,“五岭”是实际存在的山脉,而“腾细浪”则是将绵延起伏的山峦比作翻滚的细小波浪。这种比喻使原本高大险峻的山变得轻巧灵动,既突出了红军不畏艰险的精神,也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画面感。

其次,“乌蒙磅礴走泥丸”中的“乌蒙”同样是真实的山脉,“磅礴”形容其雄伟壮阔,但诗人却将其比作“走泥丸”,即像滚动的小泥球一样轻松。这种表达明显带有夸张的成分,意在强调红军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与自信,同时也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此外,这两句诗还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前半句“五岭逶迤”对应后半句“乌蒙磅礴”,“腾细浪”对应“走泥丸”,结构工整,朗朗上口,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通过比喻、夸张和对仗等多种修辞方式,生动地展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以及他们英勇无畏、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