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这句诗虽简短,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坚定的意志。
诗句描绘了一位戍边将士在长期征战中所经历的艰辛与磨砺。“黄金百战穿金甲”形象地表现了战士们身经百战、披甲上阵的英勇形象,也暗示了战争的频繁和残酷。“不破楼兰终不还”则展现了将士们誓死守卫边疆、收复失地的决心与信念。这里的“楼兰”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小国,常被用作边塞敌人的象征。
整句诗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诗人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刻画出戍边将士不畏艰险、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他们不为个人安危所动,而是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展现出一种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这句诗也透露出一种悲壮的氛围。尽管战士们明知前路艰难,甚至可能牺牲生命,但他们依然选择坚守岗位,不达目的决不回头。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古代将士的忠诚与勇敢,也深深打动了后世读者的心。
总的来说,“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不仅是一句描写战争场面的诗句,更是一种对忠诚、勇气与奉献精神的赞美。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