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契阔与子成说出自哪】“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是一句出自中国古代经典《诗经》的诗句,常被用来表达深厚的情感,尤其是战友情、夫妻情或兄弟情。这句话在现代语境中也常被引用,尤其是在影视作品、文学创作和社交媒体中,用以表达对某人坚定不变的承诺。
一、出处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诗经·邶风·击鼓》 |
原文 |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作者 | 无名氏(古代诗歌多为集体创作) |
时代 | 西周至春秋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7世纪) |
意义 | 表达生死不离、共度一生的誓言 |
二、原文解析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中的“契阔”原意是聚合与离散,引申为人生中的聚散离合。“与子成说”则是“与你立下誓言”的意思。整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无论生死聚散,我都与你立下誓言,永不分离。”
这句诗原本是古代战争中士兵之间的誓言,后来逐渐演变为爱情与友情的象征,成为中华文化中表达忠贞情感的经典语句。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这句话被广泛用于:
- 影视作品:如电视剧《琅琊榜》《甄嬛传》等,常引用此句表达角色之间的情感。
- 文学创作:许多作家在描写爱情、友情或亲情时,会引用这句话增强感染力。
- 网络用语:在社交平台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已成为情侣之间表达爱意的常用语。
四、文化影响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忠诚、承诺和情感的高度重视。它体现了古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五、结语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源自《诗经》,虽历经千年,依然打动人心。它不仅是古人的誓言,也是今人情感的寄托。无论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这句话都提醒我们:真正的感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耐得住风雨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