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赏析及意思翻译】一、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反映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其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两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农业生产的过程,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与同情。
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却蕴含深刻的社会意义,提醒人们珍惜粮食,体恤劳动者。通过赏析和翻译,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思想内涵。
二、表格展示
内容类别 | 详细内容 |
诗名 | 《悯农》(其一) |
作者 | 李绅(唐代) |
原文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译文 | 春天种下一粒种子,秋天收获万颗谷子。天下没有闲置的土地,农民却依然饿死。 |
字词解释 | - 粟:谷子,即小米。 - 万颗子:形容丰收的数量多。 - 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 无闲田:没有空闲的田地。 - 犹:仍然。 |
诗歌主题 | 表达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揭露社会不公现象。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洁,对比强烈,情感深沉,寓意深远。 |
赏析要点 | 1. 用“一粒粟”与“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丰收的不易。 2. “四海无闲田”表现农业的普遍性,而“农夫犹饿死”则揭示现实的残酷。 3. 全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味。 |
现实意义 | 提醒人们珍惜粮食,关注民生,尊重劳动成果。 |
三、结语
《悯农》虽为一首五言绝句,却以其深刻的内涵和朴素的语言打动人心。它不仅是一首描写农耕生活的诗,更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呼吁人道关怀的作品。通过学习与理解这首诗,我们能够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也更能体会到劳动者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