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资讯 > 甄选问答 >

大学全文释义

2025-11-01 05:36:01

问题描述:

大学全文释义,快急疯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1 05:36:01

大学全文释义】《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后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和朱熹等人整理、注释,成为独立的经典。《大学》主要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体系,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对《大学》全文的总结与释义。

一、

《大学》开篇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了其核心目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近民众,追求最高的善。接着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即:

-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些内容层层递进,从个人修养到国家治理,形成一个完整的道德实践体系。

二、全文释义表格

章节 原文 释义
第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彰显光明的德行,亲近百姓,达到至善的境界。
第二章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心中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坚定;坚定之后才能安静;安静之后才能安宁;安宁之后才能思虑周全;思虑周全才能有所收获。
第三章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事物有根本与枝节之分,事情有开始与结束之别,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就接近“道”了。
第四章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想要在天下彰显德行的人,首先要治理好国家;想治理好国家,首先要管理好家庭;想管理好家庭,首先要修养自身;想修养自身,首先要端正心意;想端正心意,首先要真诚;想真诚,首先要获得知识;而获得知识的关键在于研究事物。
第五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所谓真诚自己的心意,就是不欺骗自己。就像厌恶臭味、喜欢美色一样,这是自我完善的体现。
第六章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财富使房屋华丽,美德使身心美好,心胸宽广,身体自然安泰,所以君子必须真诚其意。
第七章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谋划是否尽心?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
第八章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君子先要求自己具备某种品质,然后才去要求别人;如果自己没有这种品质,就不应该去责备别人。
第九章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君子应以百姓的好恶为好恶,顺应民心。
第十章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诗经》说:“快乐的君子,是人民的父母。”

三、结语

《大学》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指导人生实践的指南。它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倡导以德治国、以德育人。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养过程,最终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今天重读《大学》,仍能从中汲取深刻的智慧与力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