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设备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为保障幼儿园内儿童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确保各类教学、生活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幼儿园设备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该制度旨在通过规范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检查流程,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园所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一、制度目的
1. 明确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分工;
2. 规范设备使用与操作流程;
3.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与维护;
4. 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5. 提高教职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所有教学、生活及活动场所使用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 教学用具(如黑板、投影仪、电脑等)
- 娱乐设施(如滑梯、秋千、攀爬架等)
- 消防器材
- 电器设备(如空调、电扇、饮水机等)
- 户外运动器材
- 卫生设备(如洗手池、马桶等)
三、管理职责
职责单位 | 具体内容 |
园长 | 负责总体安全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
后勤部门 | 负责设备采购、安装、维护及日常检查 |
班主任 | 负责本班设备的日常使用与初步检查 |
教师 | 配合做好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提醒与监督 |
家长 | 配合园方共同关注孩子在园期间的设备使用安全 |
四、设备检查与维护流程
检查频率 | 检查内容 | 检查人员 | 备注 |
每日 | 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松动或损坏 | 班主任/保育员 | 记录于《每日检查表》 |
每周 | 检查电源线路、插座、开关是否正常 | 后勤人员 | 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
每月 | 对大型户外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 后勤负责人 | 包括滑梯、秋千、攀爬架等 |
每季度 | 进行设备全面保养与维修 | 专业维修人员 | 保留维修记录 |
每年 | 请第三方机构对重要设备进行安全评估 | 专业机构 | 形成年度安全报告 |
五、安全防护措施
1. 所有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2. 设备使用前需进行安全培训;
3. 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4. 对易损设备定期更换;
5. 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确保责任到人。
六、应急预案
1. 制定设备故障或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
2.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能力;
3. 设立紧急联络机制,确保快速响应。
七、总结
本制度是幼儿园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幼儿在园期间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成长。各相关部门应严格执行,确保制度落地见效,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有序的学习环境。
附件:
- 《每日设备检查表》
- 《设备维修记录表》
- 《年度设备安全评估报告模板》